先考古、后出让山西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民网太原8月12日电(段思齐)近日,山西省考古工作******项目建设推进会在侯马市召开。会议介绍了山西省开发区文物考古工作开展情况和侯马市在考古前置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对“标准地”改革有关政策和《山西省开发区文物考古工作******指南》进行了解读。
会议指出,全省开发区、自然资源、文物等部门要完善沟通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畅通、高效、科学的合作模式。要把握土地供应和项目建设时间节点,及时组织开展考古前置工作。
“文物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加压力,克服困难,主动******,按照考古工作时限要求,高效组织开展相关考古工作,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山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润民说。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姚青林表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和文物部门要相互理解,强化协作,做好工作衔接,前移文物工作开始时间,实现土地征收、供应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两个链条间的无缝衔接。要在严格落实国家“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基础上,实现建设项目“要动土、先考古”。做好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防止出现“标准地”不标准的问题。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将自然资源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自觉扛起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创新“考古前置”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部门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完善配套细则;根据文物资源状况,划定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按照供地即可开工的原则,做好文物保护等区域评估工作,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提高土地供应效率,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投产达效。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