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开发区投产项目一波又一波预计年新增产值1069亿元
截至今年8月份,全省开发区共签约1131个项目、开工1027个项目、投产442个项目,全省开发区亿元以上重点转型项目共700项,其中新建项目400项、续建项目300项……
8月27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总会计师乔建伟,长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和平,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崔元斌,日昌晶新材料(山西)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郝贵荣介绍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0年8月8日,组织开展了全省开发区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
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介绍:“今年以来,在疫情影响的严峻形势下,全省开发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攻坚克难、主动作为,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8月份,全省开发区共签约1131个项目、开工1027个项目、投产442个项目,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主战场、主引擎的地位日益凸显。”
此次“三个一批”项目聚焦“六新”,涉及电子信息、大数据、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详细介绍了2020年围绕项目建设所做的工作。在省级层面建立了开发区重大转型项目的跟踪、调度机制,确定2020年全省开发区亿元以上重点转型项目共700项,其中新建项目400项、续建项目300项,将开发区年度新建重大转型项目都纳入跟踪范围,建立项目推进台账,细化台账内容,对项目形象进度和投资进度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发现项目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效。
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总会计师乔建伟介绍,2020年以来,山西综改示范区精心谋划,分步实施,分别于2月28日、6月6日、8月8日共实施3期“三个一批”活动,推动太原片区132个项目签约落地(占全省的12%),计划总投资1084亿元(占全省的14%),预计年产值1685亿元(占全省的17%);推动101个项目开工建设(占全省的10%),计划总投资561亿元(占全省的13%),预计年产值876亿元(占全省的16%);推动43个项目投产(占全省的10%),总投资123亿元(占全省的8%),预计年产值308亿元(占全省的17%)。
8月8日上午,长治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同步签约、开工、投产项目136个,涉及电子信息、大数据、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康养旅游等新兴产业。
长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和平说,在签约一批方面,今年长治市开发区新签约项目206个,总投资964.8亿元,已落地项目133个,总投资502亿元,其中这次集中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153.3亿元。在开工一批方面,新开工项目179个,总投资653.9亿元。其中这次集中开工项目52个,总投资231.6亿元。
在投产一批方面,今年长治市开发区投产项目45个,预计年产值205.8亿元,其中这次集中投产项目36个,总投资349.7亿元,预计年产值196.2亿元。
8月8日,运城市在运城开发区组织了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运城分会场活动,包括52个“六新”项目在内的190个项目分别进行了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全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崔元斌说,坚持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4个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新材料、特色农副产品加工),1个500亿级(绿色焦化),5个百亿级(数字经济、现代医药和大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材)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抓好谋划、储备、建设、达产达效“四库”管理,滚动实施“1311”重大工程项目(以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强建优晋南市域中心城市为牵引,聚焦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动态推进100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1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
各开发区纳入谋划库项目1281个,总投资1.58万亿元;储备库项目312个,总投资1307.3亿元;建设库项目274个,总投资777.5亿元;达产达效库项目66个,总投资91.7亿元。
今年以来,运城市开发区共储备“熟地”5555.3亩,新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115.7万平米,20宗“标准地”1581.6亩将于9月份完成出让。市、县两级政府向开发区下放行政职权3418项,工业类开发区全面实行“三个一”管理模式(一个大厅管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
全市10个工业类开发区和2个农业类示范区签约项目212个,总投资1422.4亿元,预计年可新增产值2013亿元;今年开工项目232个,总投资667.4亿元,预计年新增产值1763亿元;新投产项目87个,总投资148.4亿元,年可新增产值225亿元。
日昌晶新材料(山西)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郝贵荣作介绍,公司的高品质蓝宝石长晶及晶加项目总投资25.3亿元,主要生产LED衬底、高端光学及窗口材料等,技术来源于俄罗斯全球领先的高质量蓝宝石衬底生长技术,该公司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属于全球首家成功研发并形成量产100KG和200KG蓝宝石晶体生长的企业,生长公斤级及成品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项目主要建设蓝宝石单晶炉700台规模的长晶工艺生产线万片LED蓝宝石衬底生产线条、年产蓝宝石高端表镜500万片生产线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23.98亿元。目前,项目已经开始桩基工程。在项目推进中,阳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对接、亲自协调、亲自解决突出问题,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项目的开工建设。
“项目的快速落地给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坚定信心。我公司将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精心组织、倒排工期,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在推进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将围绕新材料产业,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和产业带动优势,推动红宝石生产项目、钽酸锂、铌酸锂等第四代半导体项目落地,将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领军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蕞终打造成为全球蕞大蓝宝石晶体生产加工基地,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郝贵荣作说道。
问:请问省商务厅张厅长,政府在开发区建设方面给予哪些资金支持?另外,您刚提到“三个一批”活动是全省统一行动、滚动接续推进,请问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和安排?
答:政府对开发区建设方面给予的资金支持有以下三个方面:省级开发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是我省支持所有开发区建设的专项资金,支持方向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4000万,是国家支持我省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专项资金,支持方向为——
1、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开展投资促进、规划编制、宣传推介及招商引资培训、统计监测等公共服务,优化外商投资导向,支持外资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类项目;
3、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国际合作园区,打造国际合作新载体;
4、其他符合财政部、商务部相关重点工作内容的项目;开发区增量返还财政政策。
对实行一级财政的开发区,2016-2020年五年间上划省、市两级税收收入每年比上年增加部分,由省、市财政通过年终结算返还给开发区财政,统筹用于开发区建设等。
这次“三个一批”活动成功举办,在全省开发区集聚了抓招商、上项目、强投资、促转型的磅礴力量,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次活动的基础上,我厅将筹划下一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初步定在10月份举办。
问:山西综改示范区作为全省深化转型综改的先行区,今年以来,率先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推动项目落地建设,为全省开发区作出了示范。下一阶段,山西综改示范区将会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持续推进转型发展?
答:首先,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坚持点对点、面对面,以建设合成生物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等为重点,强龙头、延链条,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夯实转型综改的产业基础。
其次,全程调度、跟踪服务好每个项目,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突破常规,抢抓时机,竭尽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把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作为一项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第三,对标一流创新生态。助力科技创新,持续打造“六蕞”营商环境,服务好“企业家”“科学家”,不断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示范区,在推动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当好排头兵。
问:省委书记楼阳生今年4月份到长治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长治高新区的“大地模式”,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长治高新区的“大地模式”。
答:4月1日至3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长治调研期间,对长治高新区引进山西大地控股集团参与开发区建设的“开发区+管理运营团队”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要大力推广“大地模式”。
“大地模式”是指长治高新区利用大地控股的专业团队、专业招商、专业运营优势,合作成立了山西新高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在开发区土地管理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投资基金设立、委托招商运营、发展“飞地”经济等5个方面开展合作,加快推动长治高新区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答:为了把“项目为王”的导向真正立起来、落下去,年初运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运城市落实项目为王“五个一”推进机制》,主要内容是“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目的是在项目建设上营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每个季度的总结会上,排名靠前的县(市、区)坐前排,干部优先使用;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坐后排,冻结其下一季度干部使用。
1-7月份,我市项目“四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全市谋划库项目8001个,匡算总投资51866亿元,超额完成今年谋划3万亿元的目标任务。
储备项目1494个,总投资4327.3亿元,超额完成今年储备3000亿元的目标任务,达到上年全市完成投资的7.5倍。
纳入省平台建设项目1652个,总投资277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82.3亿元,为今年投资任务的1.39倍。
纳入省平台竣工项目268个,总投资11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9亿元,今年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
6月22日,我们在楼阳生书记、林武省长的见证下,在太原签约了总投资200亿元的“运城正威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和总投资134.6亿元的“千亿级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
7月25日,“运城正威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33天;“千亿级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16个子项目中的“100万吨钢管”“80万吨冷轧带钢”“200万吨冷轧卷板”等3个子项目提前到今年实施。
问:请问日昌晶新材料(山西)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中新材料的代表项目,蓝宝石项目“新”在何处?另外,我们刚才听到您在介绍中谈到,项目从接洽到开工仅用时一个月,请详细介绍一下阳泉市对项目落地给予了哪些支持?
答:在晶体生长周期方面由原来的21天缩短为现在的15天,大大降低了单位晶体生长的电能消耗,与此同时成品率达到95%以上,良率由原来的50%提升到现在的85%,全面实现成本增加10%的基础上利润翻一倍的经济效益预期。
我公司目前与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新材料信息工程学院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为下一步实现晶体自动化生长与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奠定了基础,打造全球蓝宝石行业唯一采用人工智能进行蓝宝石晶体生长的高新技术企业。
项目落地开工以来,阳泉市委、市政府以及开发区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以“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为目标,自上而下,责任到人、事不过夜、层层落实,分工明确,推进项目高速建设,特别是在执行过程中“有想法、讲方法、懂干法、想办法”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阳泉市姜书记、雷市长对于项目建设给予极大的支持,在两位领导的亲自推动下,项目从接洽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阳泉经开区为项目开通了绿色通道、成立了项目专班,“一把手”包保项目、跟踪服务,解决难题,采用承诺制方式办理了开工手续,保证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工建设。项目一期预计年底正式投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