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国家级开发区 山西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改革开放以来,素有“煤海之乡”的山西,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1982年中央作出将山西建设成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决策以来,以煤炭、电力、焦炭等产业为主导的山西能源工业得到飞速发展。你知道如今山西有哪些产业园吗?下面Maigoo编辑就从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类型为大家介绍山西产业园区的概况。
产业园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据了解,山西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煤焦化、冶金、医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玻璃器皿等领域。截止2020年末,山西省产业园的数量达760多家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6733.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以下企业认定为高新企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和山西形象,企业本身也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2019年,山西省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24家,山西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501家,同比增长53.44%。大幅度超额完成2019年任务目标。
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保税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截止2020年12月,山西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1个。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大都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等中心城市。1984年到1986年,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首先设立了14个国家级经开区,截至2021年1月,中国共设立2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山西占有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39.4平方公里,下辖现代服务园区、医药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通航产业园区、中银智能科技纺织产业园七大特色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和装备制造为支柱,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通用航空、节能环保、商贸物流、食品加工为辅助的产业布局。拥有国家火炬计划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山西省科技创新园、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七个政策平台。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8月,是1997年经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的省级开发区,201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晋城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以来,始终把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作为重点。目前,区内基本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热、通讯、通邮、通网络、通广电和场地平整等等“九通一平”要求。
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晋中经济开发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处省城太原市和晋中市城区之间的接壤地带,规划控制面积55.8平方公里,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以创建优良投资环境为目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后续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经济开发区位于太原市东南部,于2001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 9.6k㎡,2002年7月开始建设。全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作”的新型管理体制,行使市级综合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内规划有食品加工区、医药电子工业区、机电轻工包装工业区、精细化工区、农产品加工区、保税区、仓储区,中心地带可供商贸、金融、服务和娱乐设施进行综合利用。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从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开始,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共设立16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山西占有2个。
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以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园、新材料园、E—制造园、数码港为载体,以电子信息与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重点产业: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健康食品、现代服务五大重点产业。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990年起,中国先后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等6种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2年起新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一命名为综合保税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60个,其中综合保税区147个,山西占有1个。
省、市级开发区是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管理的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发挥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重要作用。截止2018年,全国共有省级开发区1991家,其中山西占有20家。
物流园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园将在现代物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优秀物流园区评选,经问卷提交、数据核实、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蕞终确定普洛斯北京空港物流园等123家物流园区为2020年度优秀物流园区,其中山西占有2家。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以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在中国,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存量居全国之首,“华夏文明的摇篮”之称,特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头部,是蕞适宜发展创意文化经济的省份,有着发展创意文化经济与创意产业的巨大优势。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2020年7月24日,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传来消息,经过县(市)政府自愿申报、市级推荐、省级专家评审,蕞终遴选出包括太原市清徐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忻州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运城市绛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内的第三批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公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