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全面解析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划定了新城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东起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东界、榆次工业园东界,西至太原滨河西路、大运路,南起小店12号线号线及榆次工业园南界,北至太原经济开发区北界、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北界。
其具体区域包括太原南部区域(含汾东商务区、太原高新区南部新区、太原经济区、武宿中心等)、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晋中经济开发区、榆次工业园、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园等与太原的部分区域。
创新城初步规划由新兴产业区、成果孵化区、研究开发区、总部经济区、高新技术服务区、职业教育区和高端生活区七个功能区组成。预计于2020年完工,建成后将成为集高新产业为主、居住、旅游为辅的综合型区域。
山西科技创新城肩负着引领山西省创新发展,参与区域竞争合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承袭了区域的各种优势条件:1.山西省围绕资源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2.太原省会地区的产学研密集资源,区域紧邻大学城,同时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 3.位于太原都市圈的核心地区,是太原中心城区衔接晋中榆次区和清徐等地的门户。 4.科技创新城及周边地区有省市区县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逾83处,有着晋中盆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契合了国内新区建设的大趋势,也映衬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发展态势十分强劲。1.借鉴国内其他新区的成熟经验,突出功能先进性和模式示范性。2.从综合交通、信息网络、生态低碳、彰显文化等方面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3.符合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趋势。4.为了解决山西环境问题加速建设创新城转型。4.借助交通区位条件改善、传统工业优势和国家战略支持等优势获得强劲发展。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好后将形成四个中心三条轴线的空间结构:
四心包括科技城中心:由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和武宿商务办公区构成,远期机场搬迁后,中心区将向北扩展与武宿中心区融为一体;汾东中心:由汾东商务区和晋阳文化产业区构成,实现经济和文化功能相结合的模式;榆次中心:由榆次老城中心区和山西大学城 中心区构成,形成高校、高新产业和老城区互动发展模式;潇河新城中心:由潇河综合服务区和潇河文化创意区构成,承载文化休闲和创意职能,形成潇河文化长廊。
三轴包括太榆科技创新轴,联系武宿商务办公区、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和潇河文化创意区,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职的南北向发展轴线;太榆文化轴,加强汾东中心、榆次中心这两个副中心与中部科技城中心的联系,促进太榆一体化发展;府城文化轴,将太原北部的迎泽中心、都市服务核心的城市文化功能南延,串联汾东商务区和河综合服务区,带动城市空间有序拓展。
山西科技创新城将创造一个具有更多交流空间,促进知识共享和传播,适合创新人才居住和创新产业集聚的新城。建成后核心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可居住人口15万人,就业人口将达到20万人;潇河产业区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可居住人口40万人,就业人口将达到60万人。
北部核心区的用地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四部分。其中公共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含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等用地;居住用地上将形成7处相对集中的居住片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含商业功能和运动休闲健康娱乐相关的服务;市政设施包含净水厂、调压站、变电场和垃圾处理中心等用地。
南部产业区的用地分为教育科研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其中教育科研用地总用地面积约740公顷,占潇河新城城市建设用地的8.2%;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配有两个区域商业服务业中心、面向片区的21处片区商业服务业中心,以及两处特色商业服务业片区。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潇河两岸地区以及新城南部的唐槐路延伸线%,通过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和北部城市联系;工业用地则占据了新城建设用地的33.7%。
山西科技创新城首批将有33个项目入驻,涉及到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孵化平台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
区域内将划定西南部一片居住用地以及两个园区的主要居住用地和部分产用地作为村庄安置用地;
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将保留,并打造城文化景观节点,现状较好的居住区和三晋国际城汽配博览交易中心等公共建筑将保留。
在交通上,榆次区规划有外环快速路和太榆路、太行路南延、龙城大街东延等多条快速路,共同组成快速路网。外环快速路由综合通道、新南环路、新东外环和纬七街构成,共设顺城东街立交、锦纶南路立交、环城西路(现108国道)立交、南环路立交、思凤街立交、蕴华街立交、杨盘街立交共计7座立交;太榆路晋中段已建成,设环城北路、大学街、环城西路(现108国道)、昭余街、龙湖街5座立交;太行路南延与龙城大街东延仍在规划中,蕞快今年开工。马练营路以东、综合通道以西路网密集的地块就是山西科技创新城,横跨太原榆次交界区域。
除了快速路、主干路和都市圈的城际轨道交通之外,科技创新城还配有贯穿于区域内外的轨道交通。2号线要延伸至榆次火车站,现状同蒲-石太铁路要改造为城铁之类的东西(图中黑点线号线远期延伸至晋中站(高铁站),1号线将途经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晋中站,延伸至潇河新城产业区。4号线经龙城大街,延伸至大学城;5号线将从小店枢纽引出支线,此线将贯穿榆次主城区,连接大学城组团和榆次老城,这也将是未来榆次区的轨道交通主干线。
山西科技创新城将形成“两山三水、一带两楔、三轴多廊”的总体生态景观框架。
两山三水为西山、东山生态保育区、汾河、潇河、象峪河文化生态区。
一带两楔即加强潇河农业休闲生态和东、西部农业生态绿楔的生态人文景观的营造。区域内还将建设汾河湾大型生态公园、潇河口大型生态湿地公园、潇河湾大型生态湿地公园、潇河口湿地公园、科技城生态湿地公园、山西省文博园、褚村生态湿地公园、常家庄园等一系列生态和历史人文公园。
三轴多廊即太榆文化绿轴、太榆科技创新绿轴、府城文化绿轴及建设核心区科技绿环和潇河新城科技绿环,同时形成科技环廊与外围生态绿地相互渗透的网络状的绿廊基底。
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不仅在于集中力量打造核心区域,同时将在创新城外围结合晋中站建设商贸及生活区,结合北六堡货运站发展物流区。同时,在机场搬迁前区域将向西、东、南三个方向发展,向西建设汾东商务区的东半区;向东建设山西大学城的综合服务区,从而形成连续完整的太榆文化轴;向南建设潇河产业新城的东部,形成太榆科技创新轴。
山西科技创新城还将在机场搬迁后向北拓展,利用机场搬迁后的用地建设武宿商务服务区。清徐和修文结合货运枢纽发展相关产业,并加强与潇河新城的产业关联度。
更多房产资讯,更多业内动态,敬请关注房天下(微信号:Fang-com1999)。
更多购房知识,更多宝典秘笈,敬请关注房天下购房指南(微信号:sfzhishi)。
0$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划定了新城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东起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东界、榆次工业园东界,西至太原滨河西路、大运路,南起小店12号线号线及榆次工业园南界,北至太原经济开发区北界、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北界。$0$山西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全面解析$
总用地6.74公顷 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1宗地控规修改方案出炉
造山西硅谷 山西高标准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
山西代表团向大会提交建议: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