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近年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导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成为太原市惟一的绿色工业园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完成科工贸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77.56%;实现财政总收入5.79亿元,比上年增长68.41%;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区内工业废物实现了100%的循环利用或回收利用。
成立于2002年7月的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新型产业规模化为目标,现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基地、一个专业产业化园区”的发展格局:国际性新材料加工基地、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省级信息产业基地、省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省级蕞大规模生物制药产业园区。
工业污泥变废为宝。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富士康集团公司投资10亿美元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了“富士康工业园区”,进行高科技铝镁合金产品的加工生产,有200多家企业为其生产配套产品,形成了全球蕞大的铝镁合金深加工基地。工程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吸纳8万人就业。记者了解到,此项目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每年还将产生数千吨的工业污泥,其中一种是含镍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00吨;另一种是含铝污泥,属于普通废物,产生量为3000吨。富士康处理这些工业污泥通常采用安全填埋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办法不能彻底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调研,找到了蕞佳处理办法:将其掺在水泥熟料中,经过1600℃高温煅烧后,使其晶体发生转换,不再含有有害成分,从而达到安全利用的目的。目前由湖北一家专业厂商免费回收后,从中提取贵重金属。对含铝的工业污泥,高温煅烧后成为生产棕刚玉的原料,太原刚玉集团以300元/吨的价格全部回收。通过循环利用,富士康工业污泥被全部消化。
废渣废水循环利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一家年产20万吨啤酒的联合啤酒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废酒糟和废玻璃。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引导下,啤酒厂将废酒糟以每吨60元的价格卖给开发区内养牛基地的专业户,成为上好的奶牛饲料。开发区还计划利用养牛基地的牛粪生产沼气,解决周边农民的清洁燃料问题。而啤酒厂的废玻璃则被送到交城玻璃瓶厂,成为生产原料。
为了改善开发区内的空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拆除了燃煤锅炉,实行集中供热,还专门引进了一家现代建材公司,对企业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有偿回收,制成建筑材料。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求园区企业污水要全部达标排放,用水大户如富士康、蒙牛、联合啤酒等企业均按要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其中富士康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就建了5处,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甲类水排放标准。目前,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建设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每天10万吨,建成后开发区内的生活、生产废水将全部得到处理,达标后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
循环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2007年,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27吨标准煤,耗水量为14.17立方米,污染物COD排放量为0.000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004吨,远低于国家万元GDP消耗标准。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金旺告诉记者:“我们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路是坚持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引入各项管理工作中,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奠定了基础。同时,全面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在园区内积极开展企业废物的交换利用、资源化利用和集中无害化处理,使绿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