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厂房改造专题丨城市里的故事:老旧厂房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城市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城市中有不少建筑,它们的生产属性逐渐褪去,留下空空的建构物如废墟般存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北京为代表率先拉开了旧厂房改造的序幕,至今20年过去,伴随着改造思维越来越成熟,旧厂房改造更注重在保留原有记忆和情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技术、功能和诉求,越来越多的老厂房重新活化后,焕发出新一轮生命力,并大规模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1.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改造工业厂房成其它用途建筑,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同时,相对于新建建筑更加节省成本。
2.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焕发新生的老旧厂房,将更有利于完善城市形象,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一个城市中心区,达到新旧建筑共存共荣的多元化发展。
3.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透过老旧工业厂房可以看到工业革命时期的盛况,它的延既传承了那个辉煌的时代记忆,也同时将城市文化存留的更加完整。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由2010年的1733.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908.8亿元,年均增长1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2.0%提升至14.0%。
2、在深圳市、南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改造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吸引了150多家创意型机构,从业人员达2000人,累积实现产值近70亿元
老旧厂房作为城市的工业印记或历史遗存,是新时期文化艺术、科技创新、休闲消费等新经济行为的重要空间载体。近年来各个省市不断出台 相关政策,助力老旧厂房改造升级。
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基本建设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头部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 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太原作为中部蕞重要的工业建设城市,十余个厂房拔地而起,轰轰烈烈的年代就此开启。
1953年,国电太原头部热电厂创建,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 工程项目之一。该厂先后经历六期扩建,其中前四期机组已于 2000年全部关停;
1958年,太原锅炉厂建厂,是华北锅炉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 有A级锅炉制造许可证;
1960年4月,太原化肥厂建成投产,是国家头部个五年计划期间 由前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占地面积约120公顷,2011年停产;
太化厂区总占地面积约2600亩,内部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走廊管线年,是我国“一五”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之一。2011年,太化股份合成氨分公司作为山西省首家去产能的大型化工企业,停产转型。其原址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厂房、设备等整体完整保存的废旧化工厂。
2016年开园,园区首批入驻企业达26家,并有10余家企业预计入园。动漫主题文化创业园区占地6万平方米,可同时为70—80家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服务指导。院内规划设计包括动漫文化园、动漫绘制创意工作室、动漫主题咖啡屋、高级日料店、梦想剧场、千寻一条街、动漫主题酒店、日式汤池等,其中动漫文化园、动漫绘制创意工作室、动漫主题咖啡屋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逐步开放后,省城动漫爱好者就有了集中活动的场地和娱乐场所。“这里将会成为咱省城年轻人的又一个乐园!”
梦飞动漫文化园——功能运营包括动漫制作加工、线大板块以及配套线下体验平台和开展文创活动等;中央美院金属雕塑系的实习基地——占据100亩的核心区,园区内随处可见其的艺术创作,废弃的钢铁变得有了温度;
背景介绍:老站1907坐落于太原市万百林区千峰南路19号,占地面积三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四万平米,2014年1月,由万柏林区政府招商引资入驻。以百十年正太铁路太原府站文化记忆为叙事起点,以近现代工业元素风貌特征,以城市记忆文化挖掘,展现,互动为运营特色,集文化,旅游,运动,商业为一体的现代特色文化街区。
规划设计:老站1907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我省首家人文特色“双创”工程示范街区,在整个街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创客空间、创新工场、 太原工业文化3D展览馆等,打造集文化,旅游,运动,商业为一体的现代特色文化街区。
建筑风格:项目以1907年正太铁路太原府站为文化背景,结合太原“一五计划”重工业建设城市定位,以老站文化为叙事线索,以工业元素为风貌特征的建筑风格。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