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山东|国际合作园项目久不来 济宁市商务局:正梳理产业链 做好线上线下招商
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是经省商务厅批复支持建设的国际合作产业园,是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的26个对外开放重大载体之一。目前,园区已经聚集了意大利倍耐力、德国大陆、比利时贝卡尔特、芬兰凯米拉等欧洲企业。2019年,欧洲外资项目投资曾一度占到了中欧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的55.9%。然而,记者近日走访时发现,在该产业园依旧存在着欧洲企业数量不多、欧洲主体元素不够突出等问题。目前产业园内的欧洲企业仅有5家,从去年以来,甚至没有一家欧洲项目落地。
在北环城路与冀州北路附近,记者还发现了有一处名为中欧合作产业园智能制造工厂的项目,这里建起的厂房是根据欧洲企业的需求定制建造的,但企业的入驻时间还没有确定。
山东兖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去过洲对接过,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欧洲企业无法到国内来看厂房,导致现在欧洲企业基本没有入驻。
兖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说:“闲置的原因要么是经营状况不好,缺资金,或者牵扯破产。破产的资产,要么在法院,要么在资产处置中心 ,我们现在谁的主也做不了。”
而根据《山东省国际合作园区认定补助奖励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认定的国际合作园区,头部年引进重点合作国别(地区)的实际使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目前,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1-8月份实际到账外资不足100万美元,与5000万美元的园区认定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