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太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安徽蚌埠:“工业老城”向新生

admin8个月前 (09-28)太原产业信息21

  央广网蚌埠7月31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七月的安徽蚌埠港,烈日当空,货运繁忙,一首“夏日奋进曲”正在******上演,大批矿建材料、煤炭和粮食等大宗散货正从这里启航,通江达海,销往全球。今年上半年,蚌埠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较同期都有了百分之十以上增长,集装箱船、甲板货船数量居安徽第1位。

  繁忙的蚌埠港是蚌埠全市“拼”进度的一个缩影。在蚌埠,一片玻璃可以有新的功能和形态,从高新区下线的光伏玻璃运往世界各地;在蚌埠,全球首条聚乳酸全产业链条建成,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蚌埠,传统产业“退市进园”,腾笼换鸟背后带来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的崛起;在蚌埠,一个个城市老工业遗存资源正在被“盘活”,重获新生……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蚌埠因在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接受采访时表示,蚌埠科教、科研力量雄厚,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将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退市进园、盘活工业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加大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争当转型先锋。

  蚌埠龙子湖畔的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央广网发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淮河岸边停船埠头,“蚌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上个世纪初,津浦铁路从淮河架桥通车,历史上古渡渔村的蚌埠,因水陆交通连接,一跃成为“千里长淮头部港”。

  立于交通,起于商贸、兴于工业。安徽省头部辆自行车、头部块手表、头部台空气压缩机、头部台收音机……一张张名片,诠释着蚌埠昔日的工业荣光。早在上世纪80年代,蚌埠就有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经济总量居全省前三。

  然而这些年,蚌埠的经济发展落入了低谷。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央广网发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直面问题,才能迎难而上。从2022年开始,“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蚌埠变压力为动力,通过主抓主导产业、提质招商引资、推进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实现经济增速触底反弹,重新实现了正增长。当年,蚌埠市就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1个;在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44个,到位资金1251.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五、皖北头部。

  到了今年,蚌埠经济企稳复苏的迹象更为显著。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居全省第七位,较1季度提升8个位次。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2个,同比增长31.8%。全市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3.2%,高于全省平均21.4%,居全省第五位。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其中项目入规22家,居全省第3位。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央广网发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追溯蚌埠工业发展轨迹,有进有退,经历了起步、强盛和衰落。当前,蚌埠正在努力破解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系统布局、统筹推进、精准施策,正迎来了转型赶超的崛起期。

  “蚌埠在发展中抓住了改革、开放、创新、效能等关键几招。同时,按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办事,构建了良好产业生态和良好营商环境。”在谈到蚌埠经济如何“破局”,黄晓武分析说,“双招双引”不仅盘活了蚌埠的创新资源,还带动整合外部的优质资源,******齐下推动蚌埠加快高质量发展。

  当前,安徽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城市,蚌埠市聚力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力度,正加速在车用传感器、车载显示、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实现突破。

  传感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数据采集的重要入口,让人与物“对话”、物与物“交流”由此成为可能。作为全国三大传感器基地之一,蚌埠拥有以兵器214所、中电科41所等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龙头企业,已形成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和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去年,蚌埠还引进了深耕磁传感器垂直整合制造多年希磁科技,仅用4个月时间,就跑出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度”,销售收入超7亿元,还带动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蚌埠。

  中国(蚌埠)传感谷(央广网发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型显示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蚌埠禹会区显示模组产业集群中,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帝晶光电、国显科技、海勤科技等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集聚,各企业之间正在形成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协作,新型显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7月6日上午,中科华联高性能湿法锂电池隔膜项目在蚌埠开工。这是一家以自主研发、制造装备为基础的领先膜材料公司,其自主研发的超高强、超薄锂电池隔膜性能居全球领先地位,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锂电池隔膜整线装备的厂家。

  目前,蚌埠正加紧启动编制蚌埠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汇聚优质资源、强化政策支持,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

  7月6日,中科华联高性能湿法锂电池隔膜项目在蚌埠开工(央广网发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蚌埠怀远经济开发区大富机电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里,智能机器人为汽车零部件去毛刺打磨抛光,仅用时65秒即可完成一个部件的加工(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今年二季度各地市“赛马”中,蚌埠市科技创新工作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蚌埠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58.4%,居全省第1位;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40件,增幅居全省第2位。目前,蚌埠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0余家,其中国家级10余家。去年共登记成果506项,其中产业化成果387项,产业化率达76.5%。以传感产业为例,目前,传感谷内组建了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MEMS核心器件产业创新中心等近20个创新平台。

  蚌埠市经信局装备工业科科长刘长勇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拉高了技术门槛,催生了新的产品需求,对注重研发的企业和地区而言,恰恰是抓住市场机遇、发挥研发实力、扩大市场份额、领先竞争对手的好机会。

  在科技光辉的照耀下,一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正在淮河之滨逐渐形成。

  “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中粮生物科技安徽生化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杨兴国说。

  2014年,蚌埠市在安徽省率先出台《关于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工作。近年来,“退市进园”的成效逐渐显现,通过搬迁,企业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安徽丰原集团是行业龙头企业。退市进园后,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座崭新的生物基材料新城在固镇开发区拔地而起。目前,丰原1.5万吨/年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高效有机肥项目在固镇县建成投产,在实现生物基原料稳定供应的同时,带动秸秆销售价格翻番,有效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同时,丰原还实现了聚乳酸自主知识产权工业化生产,年产10万吨聚乳酸项目顺利的投产,打造了全球产能规模蕞大、产品链条蕞全、技术工艺蕞强的聚乳酸产业“内循环”链条。

  丰原集团建成全球首条聚乳酸全产业链条(央广网发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让企业‘搬得快’,又要‘搬得起’。我们出台支持制造强市“十条”,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对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10%给予补助。优先推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项目申报国家和省技术改造、制造强省等专项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蚌埠市发改委技改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扶持下,中粮生物科技、天润化工等争取国开行专项建设基金3.98亿元,八一化工、中粮生物科技等争取国家技改专项资金6321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搬迁后的中粮生物科技厂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杨兴国所在的中粮生物科技是安徽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正在加速向百亿企业冲刺。“新厂区工艺设计优化结合了国内外目前燃料乙醇生产技术,运行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低粮耗、低能耗、低污染排放,实现了“低碳”生产运行模式。同时,深度融合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先进技术和设备,各类定制化系统协同运行,链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从原料进场到产品出厂全流程控制,实现智慧科技和制造工艺的融合。”杨兴国说。

  目前,蚌埠已累计实施搬迁项目60余个,完成投资超200亿元。“退市进园”已成为优化蚌埠城市空间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抓手。以生物化工产业为例,该产业以“提质减量、绿色高端”为导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化工产业、培育生物化工产业集群,推动蚌埠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佳先股份等企业还通过易地新建,做大主导产品产能产量,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盘活工业遗存,工业“锈带”变“秀带”

  正值暑假,淮河岸边,不少年轻人来到蚌埠蚌山区图书馆,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这里,不仅是知识海洋,更是一处网红打卡胜地。复古的红砖墙,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工业故事。“带来孩子来这里,既能让他了解蚌埠的历史,又能感受现代化的新活力。”市民赵女士说。

  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城市发展的重要产物,工业遗存在规划师的巧手之下,“蝶变”为创意无限的文化场馆、时尚街区,以一种新的方式伴随着城市更新、文化延续。

  蚌山区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这座从工业遗存里“长”出来的图书馆,见证了蚌埠90多年来的工业变迁史,是蚌埠工业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尊重宝兴面粉厂工业遗址原有的外貌风格、空间布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图书馆耗资1500万元修建,拥有纸质藏书16.32万册。“老城区历史底蕴深厚,宝兴面粉厂曾在蚌埠历史中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们想通过对老建筑的再利用,带动这一带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也建成一座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图书馆。”蚌山区文旅局资源开发与对外交流科科长江龙介绍。

  蚌埠蚌山区图书馆(央广网发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积累成功经验,盘活工业资源。宝兴面粉厂的成功“唤醒”,为该市工业遗址的改造积累了经验。当前,围绕“工业+旅游”融合思路,蚌埠提出把工业旅游发展与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相结合,开发工业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将旅游商品制造与工业设计结合,推动工业旅游企业产品创新及产品附加值提升。

  通过组织各县区全面开展工业遗产的调查和认定工作,蚌埠市已统计出六处重点工业遗产,计划总投资6.255亿元进行保护利用。包括蚌埠米厂、蚌埠柴油机厂等工业遗存招商项目,已成为蚌埠招商推介活动的重点项目。未来,一条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将在这里被打造,全面盘活现有城市工业遗存资源。“‘工业锈带’蝶变‘生活秀带’后,‘舒适’‘活力’将成为老工业基地的新标签。”江龙告诉记者。

  “蚌埠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再过两三年,蚌埠在高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将会发生一系列的深刻改变。”对于未来,黄晓武信心满满。

  更多

  【央广网评】贵州“村超”总决赛火爆上演 扎根乡土更能激发活力

  【央广网评】补习机构包装中考“回流生”?莫让投机取巧破坏教育公平

  【央广网评】在“清廉餐”中感受清廉文化?警惕廉政建设中的形式主义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安徽蚌埠:“工业老城”向新生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蚌埠因在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太原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预计10月份对外开放

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预计10月份对外开放

  9月9日“沿着东西山旅游公路看太原”主题采访走进杏识了花岭区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1898太原兵工文化产业园项目是山西恰部节省2021年省级重点工程,是太原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杏花岭区标杆项目。自4月开工建设,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械键呕产业园已完成了“三馆一坊”的初步建设。预计10月份全面对外开放。   太原兵工厂位于杏花岭区巨轮街道胜利街旁,18...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两会精神在三晋】加速工业互联 壮大数字经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两会精神在三晋】加速工业互联 壮大数字经济

  近年来,太原市围绕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在“数字山西”布局中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工业互联网赋能效应显著,数实融合成绩亮眼……   3月25日至26日,在2023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暨太原工业互联网发展大会上,太原市发布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八大举措,组织全市300家重点企业与相关领域的院士...

【甲醇】2023年中国新增项目特点简析

【甲醇】2023年中国新增项目特点简析

  近年来,中国甲醇行业维持低速发展趋势;据金联创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初我国甲醇行业总产能达10204.5万吨,若剔除失效产能273万吨,故合计有效产能在9331.5万吨,年增速放缓至1.65%,该数值低于过去历年水平。   步入“十四五”关键期,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虽国内甲醇产能增速维持低位水平,然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方向仍在延续;如行业集中...

三一太原工业园

三一太原工业园

  2011年8月11日,三一太原工业园奠基仪式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太原工业园由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装”)投资兴建,占地面积20万m2,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13年底建成,主要生产掘进机、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煤机成套设备。   迎泽区“一站式”服务企业生产发展   太原财政全力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

三一太原工业园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三一太原工业园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8月11日上午,三一太原工业园奠基仪式在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该项目是我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推进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跨越的重要成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下达开工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川平,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市领导廉毅敏、郭振中、姬和平、李俊明、高键、王建生,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矿企领导等出席并为工程培土奠基。仪式由市委常...

全国首批!山西唯一!太原这个地方入选!

全国首批!山西唯一!太原这个地方入选!

  始建于1898年的太原兵工厂,是我国目前保存蕞为完好、历史蕞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是近代中国火炮的发祥地,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是山西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我国继洋务运动后唯一保持在创建原址上继续从事军工制造的百年军工企业。   这里保留有不可移动的6处省级文物和17栋国家工业遗产建筑,以及2万余种工业实物遗产,其中包含生产武器装备的机器设备,曾使用过的各种刀具、量...

全省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落户太原

全省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落户太原

  9月16日,太原市人社局与国投人力、北京海创产业研究院签订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合作协议,山西省首家规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由行业龙头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国投人力与北京海创院共同运营管理。   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全省头部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园区将走“人才+科技”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高层次人才科技项目的引入及全方面科创服务,赋予...

农发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向太原工业园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放贷款484万元

农发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向太原工业园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放贷款484万元

  原标题:农发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向太原工业园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放贷款484万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向太原工业园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放484万元城乡一体化固定资产贷款。   近日,该部向太原工业园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放484万元城乡一体化固定资产贷款,   用于满足金度生活物流仓储及生鲜食品加冷链加工基地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