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你丨当“旅游”遇上“工业”原来山西有这么多“宝藏”景点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张馨报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态也正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其中,工业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获得了许多游客的青睐。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为资源地区转型发展出一条新路径。那么,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山西的工业旅游景点都有哪些?工业旅游发展又如何呢?
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街,有一座深藏了120年的兵工厂,这里曾制造出新中国头部门制式野战火炮,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2021年10月,太原兵工厂以“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的新身份正式开园,向世人展示山西老工业焕发出的新光彩。
“太原兵工厂是国内唯一厂址未变、军工制造性质未变的百年军工企业,同时也是我国目前保存蕞为完好、历史蕞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3月10日,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研学部教师何越介绍,目前,太原兵工厂内现保留有不可移动的6处省级文物和17栋国家工业遗产建筑,以及2万余种工业实物遗产,2018年,太原兵工厂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迫击炮、步***、机***、冲锋***是如何生产的?在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游客可以看到上世纪初叶火炮生产的整体流程。工人曾使用过的各种刀具、量具、磨具以及档案、图纸、文件……每一件老设备、老武器背后的故事都在这里鲜活起来。
谈及建设文化产业园的初衷,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项目办主任刘贵红表示,“留住一段历史,也给老百姓一个可以触摸历史的地方,一个展现山西兵工文化的场所。通过这些老物件的展示,弘扬咱们山西的民族工业、晋造工业。”
除了生产“硬核”的军工武器外,山西“硬核”的煤炭产业同样也被大家熟知。
中国煤炭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从远古时代的植物化石到不同地域的煤炭展示;从古代煤矿工人上岗胸牌到现今各色的煤炭衍生品……走进煤炭博物馆,你可以了解到煤的“前世今生”。
乘坐着煤矿工人下井时所乘的缆车,就能进入模拟矿井。这个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模拟矿井也是镇馆之宝,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蕞大的模拟矿井。在这里,你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近代以前,煤炭采掘的艰辛,也可以体会到上个世纪煤矿工人“五块石头夹一块肉”工作环境的艰险。
“2003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煤炭博物馆以博物馆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以浓厚的山西工业特色和独特的煤文化为特色,宣传煤炭行业先进技术成果及其突出成就,展现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为全国经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成果。”中国煤炭博物馆馆长张继红介绍。
如今,这里已成为山西省重要的工业文旅品牌,也是多家煤炭院校的教学实训基地,被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称号。
其实,不仅仅是军工文化与煤文化,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大省,酒文化、醋文化等也独具特色,催生了一批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工业旅游景点景区。
为了更好地推进山西省工业博物馆、工业旅游事业发展,2019年12月,山西省工业博物馆联盟和山西省工业旅游联盟日前在太原成立,为我省工业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目前,我们工业旅游联盟已经有了中国煤炭博物馆、东湖醋文化园、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等50多家联盟单位。”全国工业旅游联盟副秘书长、山西省工业旅游联盟秘书长郭海胜表示,作为一个资源型地区,山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发展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业,对于化解过剩产能、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在省文旅厅、工信厅等有关部门支持下,联盟单位同时合力推进“旅游+工业”融合发展,山西的工业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老厂房蜕变为博物馆,成为山西省工业文化的新地标。据了解,截至2020年,工信部评定命名国家工业文化遗产4批62个,山西省共有6个入选,即山西北方机械控股有限公司工业遗址太原兵工厂(1819产业园区)、阳泉三矿、工厂旧址、石圪节煤矿、高平丝织印染厂、杏花村汾酒老作坊传统酿造区。
“但是,我省的工业旅游其实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正如王爱琴厅长所说,产业支持力度弱、工业遗产开发形式单一,工业旅游还未成体系。”郭海胜坦言,“山西还有很多的工业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也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支持,更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
原标题:《两会@你丨当“旅游”遇上“工业”,原来山西有这么多“宝藏”景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